7月份,双减政策正式落地,双减政策在多方面对学科类教培机构做出了具体要求,在这次新政的监管下,K12教育机构的转型势在必行。
一个月后,在8月25日举行的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教委将及时公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也就是已批准恢复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机构名单,这些机构必须符合资金监管、办学许可、疫情防控、行为规范、办学标准等相关要求。
在“双减”大背景下,K12教育机构的业务发展路径必将做出新的调整,业务转型也已经箭在弦上,未来如何利用现有产品和技术能力、课程内容储备实现转型?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或者转型为学校的服务商是否能够做为转型新方向?“K12教育机构的转型出路在何方?”进行了讨论,
目前的K12教育机构,是否可以转型成为学校的供应商,辅助学校做一些教研、课程开发、新生代教师的培训和入校园补充一部分的教学力量等工作。
随着各地落实双减政策,很多地方推行“5+2”政策,客观上会造成学校师资力量的紧缺,而空下来的社会教学资源,能否扩充到校园,合理整合利用,最后让学生受益。
其实这一轮监管很明确,目的就是让学生回归课堂,让老师回归校园。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课外,或者所谓的学科培训上,这一点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经过2020年的疫情,在线教育被资本提前催熟,并不是好事情。
“双减”的提出,体现了监管重拳出击的决心。对于机构而言,目前最好的做法是有序关停,有能力、有资源、有意愿的,可以重新梳理思路,探索转型方案,比如出海,或者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等。
对于机构来说,转型并非目前最棘手的问题,而是如何管理存量,比如学生、教师以及对应的课程。是否应该退费?如何退费,以及如何协调其中的矛盾点,是各类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涉及到裁员的,应该妥善处理好赔偿,社保交接等问题。
其次,才是如何转型。其中,可选的方向包括开发硬件产品,转型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但相对而言体量也会大幅下降,但可以做长期生意。就目前来看,收缩战线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全国7x24小时客服热线
所有故障均24小时内解决
项目一次性收费安心
技术人员均从业5年以上
通过技术营销传播企业服务价值
丰富的行业实战经验积累
基于需求研发多款产品
针对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