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闻通气会。北京市教委介绍,北京市“双减”措施提出,鼓励实施先培训后付费的收费模式,其实,先培训后付费的收费模式并不是北京第一次提出,早在8月11日,北京市怀柔区教委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鼓励培训机构实施先培训后收费或一课一销的培训收费模式,那么先培训后收费的模式到底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有什么影响呢?
要想知道这些,就必需先了解先培训后收费的模式。
机构选定预收费资金存管银行——预收费用全部打入本机构学费专用账户——家长通过扫码或汇款的方式使资金(不超过三个月的学费)进入监管账户——机构将必要的交易信息提供至存管银行——学员课前打卡、一课一消、双方确认、一月一拨的方式。如出现争议,则争议课时的费用自动冻结,直至双方确认后再予划拨。
这是一个在资金监管下,完整的课消流程。
先培训后收费则是指在资金监管模式下,学员上完三个月的课程后无争议的情况下,确认后学费拨到培训机构的账上。如果有争议,培训机构甚至可能四个月以后或者更长时间才能收到学费。
先培训后收费模式必然会受到家长的欢迎
首先,这种监管模式,避免了国家一直头疼的培训机构频繁跑路、倒闭、破产等问题,彻底解决了培训机构预付费问题,使培训机构能够朝着所有人期望的良性发展轨道上,先培训后收费模式能够展现出部分培训机构对教学质量的自信。
其次,这种模式能够使培训机构陷入优胜劣汰的竞争中,能够三个月不收学费,除了雄厚的财力和足够的人力,还展现机构的实力。
可以肯定,这种模式推出必然受到家长的欢迎。
先培训后收费模式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是雪上加霜
双减以来,周中上课,学科类培训机构收入锐减,有专家预测失去寒暑假、节假日黄金时间段,培训机构收入将会减少60-70%。
从字眼上看,北京只是鼓励实施先培训后付费的收费模式,但是在大形势下,生存下去都是问题,更不要说前途未卜的情况,贸然进行新的冒险,估计即便是“鼓励”下去,真正能够实施的机构不会超过10家。
1、考验学科类培训机构资金链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数据,在学而思培优最重要的布局城市北京,如今只剩下53个,减少了65.8%,其中正常开班授课的教学点只剩下26个,不足剩余教学点的一半。如今的学科类培训机构都在“断臂”止损,谁断得快,损失就越小,更没有精力无暇他顾。
先培训后付费模式至少需要押培训机构3个月的资金,三个月的水电房租、教师工资需要垫付,对于转型期的学科类机构来说是一种资金上巨大的压力。
2、考验家长的契约精神
三个月的培训费,需要家长确认后,培训机构才能收到费用。学习成绩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如果家长对三个月的培训结果,并不认同怎么办。按监管流程:如出现争议,则争议课时的费用自动冻结,直至双方确认。家长如果一直不认同,这三个月的费用是不是需要一直协商?反正已经培训过了,家长不可能着急确认。
这种风险转换之下,双方立马变了身份,培训机构立马处于弱势,家长则站在强势的一方:
这种风险到底该如何避免?
3、考验监管部门处理问题的能力
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流程是在双减的背景下推出的,这套流程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双方确认后,预付费资金多长时间能到培训机构账户,家长完整的退费流程该怎么走?如果培训机构与家长有不可能调和的争端,预付学费该怎么算,是站在家长方面,还是站在培训机构方面等等,这些细化的问题都需要解决,都需要考验监管部门处理问题的能力。
先培训后付费模式,总体上能够保障家长的合法权益,但是在双减大背景下,对于培训机构来说,实施起来难度比较大。
全国7x24小时客服热线
所有故障均24小时内解决
项目一次性收费安心
技术人员均从业5年以上
通过技术营销传播企业服务价值
丰富的行业实战经验积累
基于需求研发多款产品
针对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