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认为,一次次改革之所以最终走入形式主义的老路而成效甚微,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一个合格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怎样的?至少应包含这三个板块: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其中人类文化视野决定着教师的思想高度与知识储备的更新速度。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满足这两点还只能算是一名刚够入门的教书匠,混口饭吃没问题;但要在教师岗位上,教书育人,发光发热,人类文化视野至关重要,决定教师的思想高度与知识更新的速度。
最近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评头论足,但国内的教育信息化之所以发展得如此缓慢,教师的阻力最大。
一些学校老师谈在线教育本身就有局限性,市场方面不关注购买者的认知程度,总看不上企业的一些短视做法,还时不时的叫嚣“教育传统模式传承几千年,岂能被一些不懂教育的企业玩坏了”、“在线教育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让他来干公司就倒闭了。学术方面也是一知半解,认知缺乏高度。一些教师到现在还在揣着几十年前的知识储备来教育新时代的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更新跟不上新思维、新技术的发展步伐,课堂上自然是墨守成规。技术日新月异,技术与课程整合自然不易,若要得到他们的支持,至少得先洗掉那些陈旧的傲慢与偏见。此外,国内教育培养的滞后性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教育技术学科而言,大部分教育技术专业研究人员都跟不上教育企业的发展。理论的滞后性暂且不谈,技术方面即使懂一些,但对产品研发周期,人员成本投入,也没明细账。教育信息化最终还得是企业在实践、在推进。
作为课程、知识的传递者,教师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往往成为了教育改革难以实现、难以为继的瓶颈,成了整个系统中最难突破、最难改造的部分,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改进劳而无功。教师的态度和专业素养在教育改革中举足轻重,如果人人都只是拎着一桶数十年不变的死水,是不可能实现任何的教育理想的。
任何行业的信息化都是企业推动的,但教育信息化推进的速度最慢。学校老师功不可没!
转载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国7x24小时客服热线
所有故障均24小时内解决
项目一次性收费安心
技术人员均从业5年以上
通过技术营销传播企业服务价值
丰富的行业实战经验积累
基于需求研发多款产品
针对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