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思科公司CEO钱伯斯(John Chambers)曾说过,互联网将对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影响与好处,但最终影响最大、受益最大的将是教育。
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各个传统行业,尤其是如同加速器般的“互联网+”概念提出时。然而,作为一个传统思维根深蒂固的行业,教育产业恰恰是受影响最小的。尤其是在圈子文化盛行且相对封闭的艺术领域,尽管敌不过互联网大潮,互联网交易和互联网金融已经在“互联网+艺术产业”崭露头角,但在线艺术教育平台却让人可望而不可即。
随着“名师有约”栏目的上线,聚集八大美院及重点大学艺术学院老师资源的艺评网开始被投资人看中。出于对艺术在线教育平台背后的创始团队、商业模式以及行业壁垒和前景的好奇,记者采访了艺评网创始人孔中。
成为美院老师的数据库和互联网入口
孔中还有一个身份:酷米网创始人。作为国内领先的动画视频网站,酷米网在不久前已经被上市公司收购。作为一个纯“互联网人”,孔中带着一个磨合了四五年的互联网团队,以及由美院背景组成的教育团队,创办了由互联网思维主导的艺术在线教育平台。
其实艺评网并非刚刚创立,成立于去年的艺评网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几乎都在做非商业性的数据积累。目前该平台上聚集了八大美院及清华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1400位老师,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唐勇力、李晓林、苏新平,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中国美术学院许江,天津美术学院邓国源、霍春阳,西安美术学院郭线庐等。
“过去的一年我们跟十个学校谈战略合作,了解老师需求,同时也办座谈会等,摸索学生的需求。”孔中告诉记者。在市场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对于高校老师而言,过去的封闭和保守已经在互联网的潮流下慢慢被打开,部分高校老师已经看到势不可挡的互联网趋势,“我们第一年首先给这些老师做了多维度数据库,每个签约的老师都有视频、音频以及各方面的资料。同时,像360、搜狗这些搜索引擎也在帮我们做,现在签约老师的百科也是我们建设的,与百度的合作正在谈。”
这是作为互联网资深从业者孔中的优势,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主导着艺评网首先要做签约老师的数据库和互联网入口。与侧重作品和交易的雅昌不同,艺评网的数据库建设更侧重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围绕着教育心得、论文、作品,甚至社交展开的全面数据库体系,这是一个越积累越难被取代的工程。而在信息时代对于不知道如何下手发布或更改自己的互联网数据时,艺评网也在解决签约老师的互联网入口问题,“比如网上相关资料或数据有误,过去他们可能不知道要去找谁,现在通过我们,所有的互联网数据都能被更新。”
另一方面,他们也看到大量的用户需求,从高一到考研阶段的艺考生是艺评网第一步的目标客户,“他们对大学师资的依赖性最强,我们现在考虑的核心是把所有的大学老师聚集在一个平台上意味着什么,并没有单纯从艺考生的用户群体出发,”孔中他们发现,除了艺考生,其实这其中还隐藏着大量的不同需求,“比如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直接找到想考学校的老师是件非常难的事情。”
其实不难想象,除此之外,市场还隐藏着考学指导、专业咨询,甚至高校名师作品亲自鉴定、买卖等各种需求,但这些需求背后的共性就是需要找老师对接。
O2O模型的在线艺术教育
在垂直细分领域具有强大的用户需求,进入行业还有一定的壁垒,聚集高等艺术学院的艺术在线教育平台似乎具备天生的发展优势。但与在线公开课、修学分这类“美国模型”的在线教育平台不一样的是,一般模型在讲究体验与创作过程的艺术领域却行不通。
艺评网目前的产品结构也是由部分纯线上产品和部分线上线下结合的产品组成。比如线上的作品打分、点评服务,用户将自己的原创作品发送给喜欢的老师,请老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论和指导。作品点评服务实行收费制,用户选择老师,上传作品完毕,提交前需按照老师的收费标准进行缴费。
在纯线上的业务中,孔中发现了一个目前国内互联网市场的最大问题,“不信任,他们不相信会真的有清华、央美的老师来点评,另外,它也没法像数理化那样有标准答案,不同的老师会有各自不同的指导意见。”
基于此,艺评网目前的新产品“名师有约”应运而生,“其实就是约老师,约时间,也是我们移动端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线上约老师,线下指导,我们不介入到线下的内容,所以我们是在线教育平台中的‘约见模型’。”
这种实际上是O2O模式的在线高等艺术教育,没有标准化的课程,平台定义和提供的只是双方交易框架,并不参与线下内容,这种模型需要解决的是用户和老师之间的连接,“就像滴滴打车,我们现在只是提供供需关系的信息对接。”
对于老师而言,艺评网建议老师前十单定价为500元每小时,十单以后价格交给市场,“我们建议每一个老师每月只能约四次,这个时间他们可以自己改,比如他们愿意约10次,或者一次不约,500元不代表价值,建议10单再改价格也是可以观察市场。”据孔中介绍,在这个把大学老师搬到线上来的创新之举背后,实际上非常不易,特别是要艺术院校的老师向社会开放很困难,因此能提供线下约见服务的老师数量需要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孔中预计到明年4月,能提供线下约见的老师数量能达到1万左右。
隔离还是融合?
在为供需双方提供连接的基础之上,如何挖掘深度需求是艺评网下一步的重点。“接下来我们会协助老师推出标准化课程,在10月还会推出写生班,美院老师大三以后都要带学生写生,这个写生班是有名额可以开放出来的,例如在原来基础上对社会开放10个名额,比如去黄山是1万多,我们会有旅行社介入标准化服务,我们来把共性的东西提炼出来,帮助销售,不断增加它的附加价值。”
这套框架对于孔中的团队而言驾轻就熟,这也是互联网团队的优势。尽管未来的服务形态会有很多种,但都是分成模式。据了解,创业初期艺评网并未与老师分成,将原本应提的10%全部返回给老师,未来根据课程深度的不同分成会有不同,能不能把业务更多地搬到线上,也是孔中他们需要考虑的。
作为一个纯“互联网人”的跨界,孔中直言互联网+艺术的磨合是非常困难的,“艺术这个圈子很保守和谨慎,很难形成合力”。在艺评网的团队中,除了负责用户体验方面的互联网团队外,还有以美院老师组成的教育团队,孔中自称这是强强组合,但也发现其中的磨合其实反映出互联网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巨大差异,“最简单的例子:设计,我们会基于互联网传播效率,而艺术团队会基于美感。”孔中笑称艺术圈的人不可能主导这个事情,必须由互联网的人来主导,“如果艺术圈的人来主导会把它变得非常高大上但不接地气,我们这票人对数据的理解更好,经验也更丰富。”这种“偏见”甚至从融资的角度可见,占据绝对优势的孔中坦言:“我们项目上线第一天就拿到钱。”
对孔中而言,再“高大上”的艺术行业也很难抵挡互联网的大潮,“线下拍卖或许还能风光四、五年,必然会被线上拍卖取代。”孔中认为,线上拍卖的价格已经越来越超出人们过去的保守认知,在这个可以通过大量数据追踪的大数据时代里,线上拍卖反而更安全。
“对于互联网来说,就算大的拍卖行保利、嘉德的量或许还没有一个做服装的公司大,体量在互联网里是非常非常小的,艺术金融也是,这是思维决定的。”从教育入手,将非常分散和零碎的教育资源整合以后,通过组合大学教育产生的影响力,孔中计划涉及交易和金融领域,“我们现在已经延伸到交易的艺术衍生市场,第一套产品会在8月底上线,跟中国黄金合作,推出一个设计品牌,八大美院各选一个老师的一个作品,然后组成八个一套,接下来跟施华洛世奇出第二套,都是他们负责生产销售,我们负责组合艺术家和设计,进入他们的渠道销售。”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对某一个传统行业起到的整合作用,但这种整合,永远无法脱离行业的特殊性,“艺术”究竟是不是这样一个特殊行业,反正对于孔中来说:“接不接受都会被改变,而互联网人肯定是主动进攻方。”
转载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国7x24小时客服热线
所有故障均24小时内解决
项目一次性收费安心
技术人员均从业5年以上
通过技术营销传播企业服务价值
丰富的行业实战经验积累
基于需求研发多款产品
针对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